10月31日据国家安全部消息,今年以来,国家安全机关会同气象、保密等部门在全国范围内依法开展涉外气象探测专项治理,调查境外气象设备代理商10余家,检查涉外气象站点3000余个,发现数百个非法涉外气象探测站点实时向境外传输气象数据,广泛分布在全国20多个省份,对我国家安全造成风险隐患。
这些非法涉外气象探测站,体积小、便于安装、不易发现,能自动采集并实时网络传输。一些相关设备直接受境外***直接资助,有的观测点设立在军事单位、军工企业等敏感场所周边,进行海拔核准和GPS定位;有的布设在我主要粮食产区,关联分析我农作物生长和粮食产量;有的甚至长时间、高频次、多点位实时传输至外国官方气象机构,服务于外国国土安全和气象监测。
气象数据不仅关系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还涉及到国防安全、农业安全、能源安全、交通安全等多个方面。气象数据可以用来预测和分析天气变化、气候变化、灾害发生、农作物生长、火箭发射、飞机起降等情况,对于国家的战略决策和行动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参考作用。正因为气象数据的重要性和敏感性,成为了一些境外势力窃取的目标。
国家安全,看似高深,其实可能就是日常生活。因此,任何公民和组织在开展气象探测活动时,应绷紧国家安全之弦,有效保护气象探测数据,不得为境外非法采集和跨境传输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的数据。
***、医疗、军工、国家单位等敏感行业,数据安全极其重要,应提前部署安全防护措施,以应对不可预测的数据泄露风险。
境外黑客狡猾多端,可能使用多种综合性攻击方式。因此,关键行业引起足够重视,尽快采取必要措施,尤其是重点机构需要提前做好防范,避免数据安全事件发生。
技术本身无国界,但技术的拥有者与使用者有立场。为保障关键基础设施领域网络信息安全,我国***一直在积极推进国产SM系列密码算法的普及应用,并连续出台了一系列法规和措施,要求国内电子认证系统、密钥管理系统、应用系统尽快完成国密SM算法升级改造,以构建国家自主可控的网络安全体系。
国密算法是我国在密码核心领域自主研发的技术成果,在应用环境不可控的情况下,使用自主可控的国产密码技术加密数据,是保护我国网络信息安全最有效的方式。
为信创领域基于国产商用密码的数字证书带来了更加广泛的使用空间,国产自主的商用密码体系建设也随之进入了新热潮,支持国密算法的SSL证书已广泛应用于银行、***、科研机构等领域。
欢迎更多金融银行、电子政务、教育、交通运输、民生保障等关键领域的企事业单位,共同加入国密算法HTTPS加密应用行列,为保障我国网络空间安全可信、自主可控做出努力和贡献。
声明:平台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平台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猜你喜欢